掌上濟寧訊(記者 張靜涵)6月30日,濟寧市政府召開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會議介紹了介紹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在招標投標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有關情況。
近年來,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持續推進電子交易系統融合提升,不斷優化交易流程,降低投標成本,提升服務水平。在2020年度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融合提升,全面推行交易事項“ 網上辦”
一是整合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門戶網站,橫向涵蓋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國土資源、國有產權、醫療器械等所有交易項目,縱向貫通縣市區子網站,完成與中國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及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接,實現公告、公示信息即時推送;二是在各交易領域全面推行“不見面開標”模式,取消紙質投標文件。實現電子投標文件加密上傳、開評標時遠程解密、唱標單遠程展示、評審系數隨機抽取、開標結果在線確認、遠程詢標互動、開標過程在線同步觀看等功能;三是全面推行全流程電子化。實行招標項目備案登記、招標文件下載、投標文件上傳、開評標、中標結果公示、中標通知書發放、合同簽訂等全流程網上辦理,讓數據跑路代替人工跑路。全面啟用各交易主體電子簽章,進一步提高交易主體便捷度;四是CA數字證書跨平臺、跨區域、跨部門互認。我市公共資源交易主體的CA數字證書對接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多CA統一認證平臺,實現CA證書全省跨平臺、跨區域互認通用。深化“一網三平臺”功能,推進監管平臺、服務平臺、交易平臺對接,實現CA證書跨部門互認;五是上線運行濟寧“云視通”公共資源交易數字見證平臺,提高廉政風險防控水平、見證服務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實現由傳統“人工見證”向“數字見證”的轉型升級,有效發揮見證服務“傳感器”和“報警器”作用;六是市與縣、縣與縣之間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開發專家就近參評協調系統,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場地預約、專家就近選擇、評標專家共享、遠程調控;七是不斷豐富交易系統功能模塊。研發電子投標文件上傳IP與MAC地址雙比對、電子清標、暗標錯位評審、專家打分預警等功能模塊,助力專家提高評審質量和效率,及時、準確發現圍標串標的“蛛絲馬跡”;八是督促行政監督部門建設監管平臺。并與交易平臺、服務平臺對接,實現信息實時推送、數據實時保存,確保交易記錄來源可溯、去向可查、監督留痕、責任可究。九是推進招標投標服務事項部門協同“線上”辦理。行政監督部門線上完成招標備案和信息反饋后,招標備案信息在線流轉至交易平臺,實現網上辦理進場登記、網上預約開評標場地、網上發布招標信息,全面實行招投標事項全程網辦。
二、整合優化,實現交易流程“減環節”
一是推行招標信息自動發布。取消招標文件備案、查驗環節,簡化發布流程,招標信息由招標人自行發布,并對招標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負責;二是優化招標項目備案登記。通過信息共享、自助在線填報等方式,在線完成招標項目備案登記,大幅提高招標項目備案登記效率;三是優化區級交易項目。整合市、區兩級交易平臺部分環節,統一調整至各區分中心線上辦理,市中心做好業務指導及場地、設施和技術保障,招標效率和交易便捷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降費提效,助力交易主體“減成本”
一是降低投標企業直接投標成本。2017年取消進場交易服務費,2020年取消招標文件工本費,今年6月又取消了CA數字證書和電子簽章費用;二是拓展投標保證交納形式,減輕企業資金周轉壓力。明確投標企業可以采用投標保證金、保險保函、銀行保函、擔保保函任一形式作為投標保證,不再限定現金形式,極大減輕了資金周轉壓力。充分利用“互聯網+招標采購+金融服務”優勢,開發上線電子保函系統,實現與銀行、擔保機構合作對接,為投標企業提供在線金融服務,免去了投標企業辦理紙制保函的奔波。以工程建設招投標為例,截止目前,保函繳納次數占比48%,金額占比46%,直接為投標企業節約現金占壓約1.94億元;三是升級保證金代收代退管理系統,提高企業資金周轉效率。分節點加快以電匯方式交納投標保證金的自動化退付效率,建立投標保證金退付預警機制,確保每筆保證金及時退付;四是履約保證金差異化提交。督促各行政監督部門將履約保證金交納和信用管理掛鉤,實現根據投標企業誠信情況差異化比例提交履約保證金,降低交納比例,減輕投標企業負擔。
四、主動作為,推進交易平臺“優服務”
一是發布涉企保證金操作指引。督促金融監管機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制定以銀行保函、保證保險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操作指引,并在交易系統、服務系統對外公布;二是建立重點項目全程精細化服務長效機制。制定《服務重點項目實施辦法》及配套服務手冊、調查問卷,建立標前主動對接、標中精細服務、標后跟進回訪的長效機制,規范、提升服務,提高招標保障;三是實現“電影院選座式”交易場地遠程自助預約。創新預約系統“日歷式”信息展示界面,促進預約準確性、透明度和均衡化提升。優化系統易用性和界面友好性,支持場地預約變更申請、自定義時間段預約情況查詢;四是建立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常態化征集機制。開通招標投標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建議征集欄目,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以意見建議倒逼改革,以問題牽引方向,不斷改進工作、提升服務。
今年,中心與市發展改革委共同牽頭招標投標營商環境工作,將繼續深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工作,中心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動省內遠程異地評標工作。經過前期的系統調試,交易系統已經與省異地評標調度系統實現對接,現正加快與省中心視頻會議系統和專家云簽章進行對接;
(二)加強招標投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電子交易系統,及時公布相關信息,推進信用信息應用共享。配合發展改革部門建立健全信用體系,督促行政監督部門做好信用信息管理、維護工作。
(三)深化招投標全流程電子水平。一是上線濟寧市公共資源交易掌上辦APP。創新公共資源交易主體身份認證方式,將CA數字證書融入手機客戶端,將公共資源交易從電腦端升級到移動端,實現移動端登陸交易系統、電子簽名、加解密招投標文件等功能,減輕企業負擔,實現“零跑腿、掌上辦、隨時辦”;二是優化場景集成服務。梳理公共資源交易各場景相關事項鏈條,制訂最優服務流程,統一服務標準,推進事項集成辦理;三是開發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分析系統。對公共資源交易數據進行全面匯集、深度分析,動態反映公共資源市場交易運行狀況、相關市場主體業績和信用情況等。定期出具數據分析報告,為政府、行政監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定期分析企業業績、各類項目交易情況、市場價格走向等,為招標人、投標企業、代理機構等交易主體提供數據服務;四是開發電子檔案自動歸檔管理系統。研發集電子文件形成、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三合一”的全程管理系統,促進電子文件歸檔管理業務、技術和數據的深度融合,完成多類業務數據的電子化即時建檔、存檔、歸檔,實現檔案無紙化、歸檔自動化、保管電子化、利用網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