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濟寧訊(記者 張靜涵)日前,記者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重點項目掛圖作戰”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推進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促進城鄉區域統籌協調、促進大運河文化的科學保護,2020年1月市委、市政府調整設立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指揮部。
指揮部成立以來,深入貫徹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統籌文化遺產保護、河道水系治理、生態環境修復和文化旅游發展等方面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推動全市經濟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據相關負責人員介紹,我市啟動了《大運河(濟寧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2020年至2035年,明確大運河(濟寧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目標與任務,確定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傳承的空間范圍,深入挖掘和豐富文化內涵,對大運河(濟寧段)進行形象定位、分級定位;2020-2025年目標是,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全面保護,主要河段基本實現有水,綠色生態廊道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形成統一品牌;2026-2035年目標是,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主河道全線有水,生態環境根本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據悉,河道總督府遺址博物館被山東省推薦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全省唯一標志性項目,爭取到國家發改委專項扶持資金2000萬元?!逗拥揽偠礁z址保護展示項目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并納入國家文物局重點支持范圍,已申報扶持資金2900萬元。南旺樞紐遺址、河道總督府遺址2個項目作為大運河重要遺址考古研究項目,成功列入國家文物局編制的《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規劃》。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在重點項目項目建設上,我市也取得了新突破:
河道總督府遺址博物館項目
河道總督府遺址博物館項目是指揮部的一級星標項目,是山東省報送國家發改委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地標性項目。該項目以遺址公園的方式對河道總督府遺址進行總體規劃,計劃建設一座集展示、游客服務中心、遺址管理、文物修復等相關功能于一體的遺址展覽館。目前,展覽館已于6月份提前實現展覽館主體結構封頂,展陳大綱、幕墻專項設計工作已完成,屋面瓦施工已完成40%,外墻古建磚砌筑已完成75%;展覽館古建大門已完成驗線、基礎清槽工作;文保區項目正在積極籌備招標工作。
“運河記憶”文化街區
“運河記憶”文化街區是指揮部的一級星標項目,位于濟寧市主城區古運河沿岸,以“運河記憶”為主線,以運河沿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依托,整合運河沿岸東大寺、太白樓、鐵塔寺、玉堂醬園、運河總督府等文化遺產,挖掘整理運河碼頭文化、漕運文化、非遺文化、商業文化等文化資源與元素,推出景點和水上旅游線路,該項目已完成南岸街和河道景觀施工,完成了霽月臺、邀月臺建設,十一國慶期間游船正式開航,成為濟寧城區新晉網紅打卡地。
運河水上旅游線路項目
眾所周知,濟寧是“運河之都”,開通水上旅游線路,對于濟寧市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發展全域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項目于2020年“五一”正式開航,實現了從濟寧城區乘船游覽大運河和微山湖南陽島的目標。
微山湖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項目
該項目區域面積76.78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景區旅游碼頭、游客中心、觀光火車、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據了解,10月份前,微山湖旅游區已完成27個重點建設提升項目,游客中心、停車場等景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等項目全部完工,年底將迎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評定驗收。
南陽古鎮旅游綜合提升工程
南陽古鎮的主要提升內容包括改造東西渡口服務中心、建設島內游客休息等候區、環形走廊設施,提升景區公共衛生間、景區一級VI導視和二級導視等工程。目前,已完成東西渡口碼頭、紅色旅游碼頭、丁樓碼頭、運河亮化、魁星樓外立面、沿河廊亭及康乾別院大戲臺、生態廁所建設等提升工作。
運河文化經濟帶的建設與發展,對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打造承載文化旅游的精品線路,推動全市經濟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