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濟寧訊(記者 張靜涵)9月14日上午,濟寧市政府召開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教育法》執法檢查及專題詢問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長期以來,我市各級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有力推動了全市教育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但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和新人口政策的實施等,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與法律法規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有一定的差距。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存在短板、解決大班額問題仍面臨較大壓力、“擇校熱”及“學區房熱”問題較為突出、學前教育“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仍沒有完全解決,這些已成為群眾普遍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為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提高人大監督的針對性、實效性,促進問題解決、推動工作落實。市人大常委會把檢查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并開展專題詢問作為2021年重點監督議題和專題詢問選題,報請市委同意后認真組織實施。
據介紹,為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教育問題,濟寧市教育局連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近年來完成新改擴建幼兒園858所,新增學位8.86萬個。去年,市教育局又集中開展了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行動,增加公辦和普惠性學位4.8萬個。同時,在市人大的指導下,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也得到有效緩解,近年來累計新改擴建中小學351所,新增學位近30萬個,新建學校處數、新增校舍面積和投資額位居全省前三位。在抓好城鎮和學前的同時,市教育局還著重補齊農村教育短板。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58億元,完成校舍及運動場地建設面積500多萬平米,配置設施設備、圖書等價值9.7億元。
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堅持德育為先,深入實施大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建立優秀傳統文化“一校一導師”制度,“課堂+基地”育人模式被列為省重點教改項目,“孔孟之鄉中小學傳承傳統文化實踐探索”榮獲國家一等獎和省特等獎,濟寧市被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驗區”。每年組織100場“高雅藝術”進校園、1000所學校開展藝術展演,在全國首家舉辦3萬個班級、100萬學生“班班都比賽、人人都參與”的中小學生藝體大賽,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位居全省第4位,濟寧市被確定為全國29個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之一。
為建設高素質優品質的教師隊伍,市教育局在教師招聘補充力度空前加大。據悉,2016年以來,累計招聘補充教師近2.4萬名,是前十年總和的1.44倍,數量居全省前列,有效緩解了長期存在的教師總量不足問題。此外,教師業務素質也得到顯著提升,各學段教師學歷全部達標,高中教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達到16.22%、初中達到4.09%。市教育局加大教師培養培訓,每年組織40期近萬人次集中培訓和教師全員遠程研修,全市“齊魯名師名校長”達到61名、“杏壇名師”299名、特級教師606名。在保證教師品德方面,建立師德評價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鉤政策,健全完善了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懲“五位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樹立了教師良好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人大常委會和教育局表示,將以這次《教育法》執法檢查和專題詢問為契機,加強監督指導和執行力度,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全力抓好問題整改,著力推動濟寧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更加滿意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