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濟寧訊(記者 張靜涵)7月1日下午,濟寧市召開“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濟寧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了100周年主題系列發布會——生態環境專場,介紹了濟寧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情況。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為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近年來,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堅定不移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完成了2020年度、三年攻堅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治污攻堅任務目標。2021年1-5月份,全市PM2.5濃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6%;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21,同比改善5.1%;優良率68.2%,同比增加5.7個百分點。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濟寧市全力推進水生態保護修復,從2003年起,南四湖水質連續18年持續改善,湖區水質實現了由劣五類向三類水的躍升。2021年以來,21個國控斷面全部均值全部達標。
(三)土壤和危廢管控工作情況。濟寧市以保障農產品質量、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為目標,解決了一批土壤、固體廢物等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全市245家重點工業產廢企業已全部實現視頻監控“三卡口”覆蓋;運輸環節,要求產、運、處三方必須嚴格危廢轉移聯單制度,不允許產廢企業直接與運輸企業訂立合同,而由處置企業確定第三方運輸單位。
科學謀劃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濟寧市將聚焦“劍污降碳”工作,實施南四湖污染治理和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傮w目標是,到2025年,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綠色發展大格局基本形成,建成更高品質的美麗濟寧。
(一)打好藍天保衛戰。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提升移動源污染防治水平,實施國六柴油貨車、國三非道路移動機械和新能源車迭代更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強化各類揚塵源管控,全力打好夏秋季臭氧攻堅戰,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啟動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持續優化調整“四個結構”,持續改善全市大氣環境質量。
(二)打好碧水保衛戰。市生態環境局將全面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短板,控制城市面源污染,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強化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實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和水體凈化等工程,推廣綠色健康養殖模式;精準治理工業企業污染聚焦匯入南四湖的河流,開展涉氮涉磷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持續開展汛前河湖水質超標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杜絕污水“零存整取”的突出環境問題,確保我市國省控斷面穩定達標。
(三)打好凈土保衛戰。深化“綠滿濟寧”國土綠化行動,完善林長制體系,實施4萬畝宜林荒山綠化工程。促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快廢棄露天礦山修復和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到2022年穩沉采煤塌陷地治理率達到100%,到2024年綠色礦山建成率達到100%,到2025年未穩沉塌陷地同步治理率達到30%。健全土壤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和土壤改良修復,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四)持續做好生態環境監測?!笆奈濉逼陂g,市生態環境局將重點完成地表水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落實重點企業周邊地下水、土壤環境試點監測。做好非常規污染物監測,服務執法檢查和夏季臭氧控制。抓好污染已自行監測,倒逼企業達標排放。
(五)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緊盯頑固問題、焦點問題、熱點問題以及行政區域邊界突出環境問題,對癥下藥,實現精準、高效打擊。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推進,規范自由裁量權,嚴格禁止“一刀切”,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建立健全防范化解矛盾隱患和信訪問題的長效機制。
(六)持續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實施“三級六長”和“扁平化”指揮機制,全面提升環保指揮體系建設質量和水平,打造全省第一、全國一流的生態環境業務督導調度指揮中心,為生態環境治理和管理提供堅實的信息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