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濟寧訊(記者 張靜涵)6月28日下午,濟寧市召開慶祝建黨100周年新聞發布會汶上專場。
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汶上縣大力實施“產業興縣、工業強縣”發展戰略,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5.6億元,較2012年增加84.4億元,年均增長7%;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5.5億元,較2012年增加6.5億元,年均增長6%,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汶上縣先后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衛生縣城、中國休閑服裝制造名城、中國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城市等榮譽。
此外,汶上縣大力實施集群提升、園區支撐、企業培育、項目集聚、創新賦能五大工程,培育壯大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高端化工和新興產業“3+1”產業體系,奏響了經濟發展最強音。
工業支撐更加突出。2020年全縣制造業稅收占比達到28.8%,稅收貢獻率超過了采礦業、房地產業,產業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
園區平臺更加開放。著力打造“開發區一極引領,汶南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商貿物流區、食品工業園、石材產業園四區協同”的發展格局,成為產業集聚的新高地。
實體經濟更加壯大。堅持“上市、上規、上云”同步,打好政策助企、服務暖企、要素強企、金融惠企“組合拳”,培育“強企方陣”,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332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0家,新四板掛牌企業達到42家,新風光電子成為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國企。
發展后勁更加充沛。堅持抓招商、上項目、擴投資,先后招引中字號、500強項目11個,列入省重點項目16個,投資52億元汶華香蘭素、投資51億元長信化學、投資30億元中科新材料等一批大項目簽約落地?!笆濉逼陂g,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7%,實際到位內資209.3億元、利用外資5837萬美元。
新興業態更加多元。聚焦新興產業,推動文旅融合,“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分別達到21.5%、43.1%,中農批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投入使用,華儒電商園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網絡直播、電商帶貨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
近年來,汶上縣致力于推進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建成了高標準農田60萬畝,糧食總產超過80萬噸,扛牢了產糧大縣責任。實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831家,土地流轉面積、流轉率居全省前列,堅持用“工業思維”抓農業,全縣“三品一標”認證170余個,入選“濟寧禮饗”產品22個。1.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重大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日蘭高速、濟徐高速、董梁高速、魯南高鐵接線成網,蓮花湖、泉河、小汶河交相輝映??v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農村改廁考核居全省第1位,15處鎮街全部獲評省級衛生鄉鎮,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753公里。堅持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民生支出占比連年保持在85%以上,“十三五”期間累計投入資金148億元。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達到34458元、18320元,分別是2010年的2.3倍、2.7倍,均超額完成“翻一番”目標。
為了讓群眾生活更加舒適,汶上縣人民政府著力打造了一座富有活力、文明時尚的“中都新城”,“一城五區”拉開布局,路網水網同步提升,綠化覆蓋率達到41.5%,棚改規模創歷年之最,5.3萬群眾喜遷新居。聚焦教育強縣建設,新改建學校、幼兒園93所,圓滿完成教育“大班額”和“全面改薄”任務。加快健康汶上建設,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新中醫院投入使用,二院新院區即將建成。持續強化民生保障,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低保救助標準“十六連增”,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