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濟寧訊(記者 張靜涵)6月28日下午,濟寧市召開慶祝建黨100周年新聞發布會微山專場,介紹了微山縣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的工作實踐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
微山是一片紅色的熱土,作為著名的抗日根據地,美麗的青山綠水間蘊藏著豐厚的紅色資源??箲饡r期,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開展了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爭,為抗戰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凝練成為這片熱土干部群眾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成為新時代建設現代化強縣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微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8.84億元,“十三五”以來年均增長5.2%。新舊動能轉換持續發力,工業實力明顯增強,全縣“四上”企業發展到33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6家;2020年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56.2億元,制造業技改投資52.2億元;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0個、“三品一標”認證29個,建成全國首個縣級“逆創平臺”—微山湖微電子產業研究院,新動能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微山湖旅游區創“5A”取得重大進展,南陽古鎮列入爭創4A名單。打響“微山大運河”港航物流品牌,現代農漁業提質增效,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02家,農業園區發展到55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3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件;建成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7處、省級4處;入選全省首批“淘寶直播村播試點縣”,“微山湖大閘蟹”入選省區域公共品牌;驩城鎮被評為中國“淘寶鎮”。累計3.9萬人實現脫貧。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濟微高速、京杭運河“三改二”等10余項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韓莊復線船閘提前交工,棗菏高速及縣城連接線、環湖大道東線工程等建成通車,縣內建成3座高速出入口,5條省級干線公路相繼建成,農村主干道路硬化率達到100%,改造升級航道里程170余公里。加快老運河、新河街等片區拆遷改造,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建成一批新型社區,城區“爛尾樓”基本清零,群眾生活品質明顯改善。積極穩妥推動“三小車輛”禁行,全面加強校園周邊車輛管控。持續推進熱力、燃氣管網擴面提質,供暖面積達410萬平方米、新增50萬平方米。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片區近40個,榮獲國家級、省級典型稱號10余個。
生態建設實現新突破,近年來,微山縣全面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港口碼頭、煤礦煤場、道路運輸等揚塵突出問題有效解決。加快采煤塌陷地生態修復,綜合開發生態產業,累計治理采煤塌陷地2.9萬畝、修復濕地30.5萬畝,實現生態和經濟的和諧發展。
深化改革實現新進展,建立縣級領導領銜推進和“鎮街有項目、部門有亮點”工作機制,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大力推進招才引智,2020年共引進高層次人才24人,其中省部級以上4人;引進各類青年人才1499人、院士等外國高端人才6人,入選省級人才項目、省市創業大賽項目8個,獲批省市平臺15個。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落實“一次辦好、一窗受理”各項措施,項目審批時限大幅壓減,企業開辦實現“一日辦結”;大力推進全程網辦、電子化登記,政務服務事項網辦事項率達到99%,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達到95%以上,實現了“不見面、零跑腿”審批。
2020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4398元和18235元,社會保險覆蓋率達99%;實施集團化辦學,新改擴建學校37所,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萬人;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暨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有效解決湖區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扎實推進,建成鄉鎮街道分中心15個、村級文明實踐站302個、幸福食堂16個,開展各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法治微山建設全面深化,掃黑除惡有力推進,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風險防范持續強化,社會大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