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濟寧訊(記者 馬銳青)近年來,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透明公開,規范高效”的采購理念,對標先進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優化政府采購領域營商環境,在2020年度國家營商環境98個參評城市中,我市政府采購指標成績名列全國第18位,進入了政府采購指標國家標桿城市行列。具體工作中,重點把握了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重制度促規范,健全完善政府采購體系。制定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作為我市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工作的統領性文件,明確了供應商管理、招標文件范本、政府采購監管、信息公開、政策功能等5個方面的規定要求,并出臺8個配套政策文件,著力提高政府采購質量效率,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同時,發布政府采購負面清單,明確93項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禁止行為,15項評審專家禁止行為,29項供應商禁止行為,切實保障供應商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二是提質效優流程,提升采購當事人辦事便捷度。壓縮政府采購環節辦理時限,合同簽訂時間由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之日起30日內縮短到10個工作日內,力爭3個工作日。加快資金支付進度,對于滿足合同約定支付條件的,資金支付時間由收到發票后30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打通財政一體化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山東政府采購網三個服務平臺數據接口并進行互聯互通,實現了政府采購全鏈條網上辦理。網上商城實行供應商廣泛入駐制,通過公開征集、承諾入駐方式入駐商城,目前我市商城已入駐超市電商322家、超市廠商42家、超市代理商475家、定點供應商1319家,涵蓋了20多類采購單位日常工作所需的貨物、工程、服務項目。市縣采購人通過網上商城采購,已完成超市訂單1721個、定點項目訂單617個、批量采購6批,交易總金額3937萬元。
三是優服務降成本,減輕供應商資金壓力。嚴格執行取消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等政策規定,從2019年7月1日起政府采購活動不再對誠信良好的供應商收取投標保證金。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不再向投標供應商收取采購文件工本費,有效降低投標供應商交易成本。出臺文件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要求各采購單位應當在政府采購合同中約定預付款,明確預付款比例和支付時限。在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平臺開設“政府采購融資服務”專欄,搭建金融機構和供應商溝通橋梁,有效解決中標供應商融資難問題。截止目前,全市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貸款額8377萬元。
四是推政策強功能,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要求采購人預留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預算總額的60%,專門面向中小企業,其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加大評審價格優惠力度,對非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項目,對小微企業產品的評審價格給予支持,評審價格扣除比例由原來的“6%-10%”一律調整為“10%”,提升中小企業競標價格優勢。
五是抓落實助扶貧,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督促采購人在預算編制時預留部分采購份額采購國家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積極參與消費扶貧。鼓勵各級預算單位工會組織通過“832扶貧”平臺采購工會福利、慰問品等,實施精準扶貧。2020年,我市共開通預算單位賬戶911個,全年采購交易額648.3萬元,位居全省前列,圓滿完成了助力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今年,我市將繼續優化政府采購領域營商環境,重點從四個方面精準發力:一是推行意向公開,提高政府采購活動透明度。我市已于1月1日起全面推行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要求各采購人確保政府采購項目應公開必公開,采購意向公開時間盡量提前,原則上不得晚于采購公告發布前30日,以便供應商及早了解采購信息,提前做好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準備。二是開展專項清理,保障供應商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全面清理政府采購領域違反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政府采購供應商備選庫、名錄庫、資格庫清理自查工作,嚴禁任何人在政府采購活動中設置違反公平競爭的條款。三是加強部門聯動,切實保護采購當事人合法權益。財政部門將與市司法局建立聯系機制,聘用黨政一體法律顧問,建立政府采購投訴處理人才庫,抽調縣市區優秀人才,聯合調查處理政府采購投訴事宜,確保政府采購投訴案件公平公正高效處理,切實保護好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四是完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誠信體系建設。在當前我市已經出臺供應商、代理機構誠信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出臺評審專家、電子交易平臺提供方誠信管理辦法,著力完善我市政府采購誠信體系。